“没有遇到一个慧眼识珠的好boss”常被这群人挂在嘴边,由此产生了“换个工作就能改变现状”的想法,但往往发现同样的情景仍会在新工作中上演,因为让你委屈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别人的态度,而在于你有一颗易碎的玻璃心。
身在职场,就要懂得用结果证明自身价值的道理,抱怨和情绪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趁早收起你的“玻璃心”
1收起玻璃心是上司对你的期待
滴滴总裁柳青在谈到对团队的期待时,第一点就是希望团队要有“心力”——放下玻璃心,换一个钢的、铁的回来。
在餐饮服务行业更需要一颗坚不可摧的“钢铁心”。不仅要忍受站、走、跑腰酸背痛的一天工作,忍受来自客人“刁蛮任性”的为难,还有来自领导不满的责问和巨大业绩的压力,这么一颗玻璃心,早就碎成渣了,还谈什么升职加薪,实现抱负理想。
要求员工心理强大,是很多老板的共识。蚂蚁金服首席执行官彭蕾在一次会议中发表自己对于“什么是合格人才”的看法。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皮实”, 就是不要有玻璃心,一碰就碎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很难有谁会顾及到彼此的情绪。
其次就是足够聪明,包括智商和情商,要有直觉、充分发挥感性的力量;
再就是乐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只有眼光长远才不会计较眼前的困难;
最后,懂得自省,有时候尽管不是你的问题,也需要你为这个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计较孰对孰错。
可见,负能量和玻璃心的员工是不受欢迎的。有时,这些坏情绪的滋生连自己都觉察不到,但其产生的危害却是不可忽视的:不仅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还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
2批评代表你有进步的空间
记得乔布斯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假如你找到真正顶尖的人才,你不需要悉心呵护他们自尊心。因为这样的人知道自己很棒,心思全都放在工作上,在他们的价值观中,工作表现才是最重要的。”
乔布斯对员工的管理,简单粗暴,当员工犯错误的时候,毫不留情地告诉他们“你的工作不合格”。他说,这是让人快速成长的途径,也是一个人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
抛弃了玻璃心,拥有更坚强的内心,你会发现:当你一遍一遍地沟通、试错、改正之后,领导看到了你的踏实和坚强,最后将工作完全放手交给你;当你经过了被虐、被骂的惨痛经历,领导对你的进步和工作竖起大拇指说“干得漂亮”,这些结果就是你最好的收获。
所以说,那些打不倒你的东西,终将使你更加坚强!如果老板对你冷漠得不闻不问、不理不睬时,才是真的危险——你已经被边缘化了。
即便你工作成绩不错,也不能松懈,应该挑战更高难的目标。始终记得“你并没有那么好,你还可以更好!”
3太情绪化=难担大任,企业不是为你情绪埋单的地方
企业招你来,是帮助公司处理事情的,而不是为你的抱怨和情绪埋单的。尤其是餐饮服务行业,每天面临着成百上千的顾客,如果你因为客人的一个要求而大发雷霆或者悲伤低落,你要如何服务其他客人,对于你这样的员工,餐厅还要抽时间来安慰心灵“受伤”的你,你觉得你还能在这个餐厅留多长时间。
无论是餐饮业还是其他行业,公司需要的是一个不断完成的目标以及能够管理自己情绪的高效团队。
对于员工来说,情绪化是职业发展的大敌,因为太情绪化的员工难担大任。情绪化的员工不仅影响自己能力的发挥,还会为周围的同事散播负能量,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一点是职场最为忌讳的。
对于团队领导来说,很多时候要面对的是没有帮助、没有理解甚至连退路都没有的情况。这时,你能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去影响和带动别人,与团队一起努力走出低谷。
4被批评了?你要做的有这些
批评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知。当你被批评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审视自己。
调整心态,虚心接受。“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倾听多方面的意见,才更容易明辨是非,做出理性的判断。
不懂就要问,明确“批评点”。有话直说,向批评者提问,确认自己在哪方面做得不好,不要暗自揣摩“他是否是在针对我”。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立场不同,尝试从新的立场看待问题,你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有效批评,立马改正。如果确认对方的批评是有效、有益的。那么不要犹豫,“马上采取行动”正是一名高效执行人才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身在职场,要懂得结果就是最好证明方式,抱怨和情绪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产生了很大的内耗,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才是能达到更好的高度。